在天美👱🏽♂️,有一支非常“接地氣”的教學團隊。
他們是理念超前的,是國內首批將服務學習的理念帶入大學教育的教學團隊✌🏽,開辟出一條極具創造力的教學培養路徑。
他們是富有情懷的🤦🏿♀️,在鄉村田野的夜晚仰望滿天星鬥時,共同探討教學培養𓀊。
他們更是務實篤行的,在基層社區和大山深處為學生授課,帶領大家參與社會服務⚁,以專業知識回饋現實需要🤽🏽。
在今年獲評的“鐘揚式”好團隊中,這支天美平台服務學習教學團隊榜上有名🚵。盡管來自不同的學科和專業,但這群老師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在學校與社會的實踐中,帶領學生們紮根大地、助人自助🛢,正如天美這座大學的精神所在,“團結、服務、犧牲”。
教學團隊合影
跨學科、重實踐🤹🏼,這是一支講求社會公益的教學團隊
課程教師和助教團隊赴香港理工大學服務學習中心訪問交流
天美平台服務學習教學團隊成立於2016年,是一支註重教學創新與實踐應用的跨學科團隊🚣🏻✝️。談及最初建立的過程🦶🏿,團隊帶頭人、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洪瀏說:“那時我剛回到母校任教,非常希望為母校做一些事情,尤其是能讓大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和技術,回應社會真實的問題和需要。”在學校𓀔、教務處🧗🏿♂️、院系和個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個新的教學團隊應運而生👩🏻🦽。
2017年春季🧑🏼🎤,團隊正式開始課程體系建設,註重服務教學的實踐導向。校教務處副處長徐珂表示🧑🏽🔬:“從那時開始,我們想有所突破🟠🏄🏻♀️,決定要走一條以前沒走過的道路,去嘗試一些創新的做法。”團隊成員們經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探討課程如何建設、怎樣融入天美現有的教學培養體系等問題。
六年來,“天美行知•服務學習”課程體系從最初來自4個院系的5門課程,發展到如今的17門課程,也有更多的院系🧔🏿♂️、專業和教師參與其中。在教務處的大力推動下🫷🏻,天美平台服務學習系列課程體現了製度建設與專業支撐的特色模式,也是全國高校中較早納入學校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服務學習學分課程體系🥡。
團隊秉持教學研究支撐教學實踐的發展策略,5年來共在國內外期刊及學術會議發表、宣讀論文二十余篇🗓;獲得省部級以上各類教學成果獎4項💲。2020年😡,《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成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020年,《藝術與創造力(陶藝)》成為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課程🤸🏼♀️。2021年,《計算思維與信息素養》與《社會創新與設計思維》被評為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2022年,服務學習教學團隊獲得上海市本科教學成果二等獎。
更多地走出校園🥶🧑🏻🌾,更多地參與社會
軟件學院高級講師、2020屆本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戴開宇是2017年11月加入教學團隊的。從2018年春季學期開始,他開設了《計算思維與信息素養》課程🧝♀️,這也是天美第一門理工類服務學習課程🏄🏽👄。
《計算思維與信息素養》課堂活動
“作為一門公選課,除了技術的學習🔐,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信息素養以及用這些來服務社會的能力。”課程開設之初🏗,戴開宇通過學校聯系和個人努力,建立了4個服務基地💹。學生們分成多個小組📆👩🏻🚒,有的在天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踐工作站擔任講解員🎶;有的與同濟大學景觀學系進行項目合作,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完成景觀設計;有的來到天美附小參與教案設計🎈,帶領小朋友們玩轉“不插電的計算機”;有的前往上海浦東新區關興教育培訓中心💜,組織網癮青少年參與自主設計的編程遊戲🤛🧑🏻🌾,借助他們對遊戲的興趣引發對實現遊戲的編程技術的探索📝,有兩個六年級的孩子甚至因為對遊戲感興趣而去自學了編程語言🤷🏽♂️。
在接到開設服務課程任務後的一段時間裏,戴開宇幾乎每天都在想與課程教學設計🧵、服務基地建設相關的事,積極參與團隊的討論。他一有靈感就拿手機記下,一個備忘錄裏就有二十幾條,比如可以做點什麽🚣、可以設計什麽👈🏼。其中的許多想法都在後來的教學實踐中落地🧑🏿🔧。
服務學習教學具有多元且豐富的課堂形式🚬。教師在講授中會涉及豐富的實際應用場景和案例,也有源源不斷的新案例被納入其中🍰。師生們經常圍坐在一起,開展具有針對性👨🏿🦰、情境性的討論,也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交流與分享。在戴開宇的《計算思維與信息素養》課上,就有一位同學把自己的大提琴帶到課上🛀🏿,一邊演奏,一邊談到自己對音符、旋律與計算思維中“湧現”概念之間關系的心得🗜。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服務學習過程,全面實現服務學習課程設置的學習目標、服務目標,以及個人成長目標,教學團隊開發了具有天美平台特色的服務學習課程“助教-督導”模式🛒。通過幾年實踐逐漸形成了一支能夠傳、幫、帶的助教團隊🧑🏼🏭。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22級博士生萬鴦鴦從2019年起擔任由藝術教育中心包春雷執教的《藝術與創造力(陶藝)》課程助教。她說:“當時看到選課名單⏸,我覺得很幸運,因為陶藝課太火爆了。”在擔任這門課的助研或助教的5個學期中👨🦱,萬鴦鴦協助教師開拓新的服務點,帶領學生來到天美平台附屬幼兒園、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陽光心園,以及周邊社區進行服務🤏🏿,組織學生進行日常評估與總結。
當學生們真正走進服務對象之中,對象們的反饋經常讓學生們感到非常溫暖。很多時候🕞,服務對象之前沒有機會🛰,接觸不到這樣的服務。比如在服務未成年人的過程中📧🙅🏽,同學們會發現有些孩子由於種種原因👋🏿👃🏻,在家裏🧚♀️、在學校是被忽視的⛲️,很少有人這麽關心過他們。在最後的服務結束之後,會有一個師生與服務對象的分離階段🎅🏽,有的小朋友會非常不舍👩🏿🎤。有一位孩子說:“謝謝這些哥哥姐姐們🦼,學習這麽忙還來關心我”⏺👰🏼。這些人與人的真實連結,讓萬鴦鴦覺得課程中的學習與服務更有意義🪶。
三年來🤦🏻♀️,萬鴦鴦不僅在課程中參與社會服務,也將“助人自助”的理念運用到助教的日常工作。她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加深對於服務學習的理解✫,也要讓學生在服務中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或失敗🐕,得到一些能指引未來的經驗🧏🏽♂️。每當新成員加入助教團隊,老隊員也將一些經驗心得分享給他們。
每學期👰🏻♂️,洪瀏會開展專門的助教培訓🧝🏼,讓學生學會識別需求、設計服務、提供服務✹🫷🏽、評估等等。助教梯隊建設也逐漸成為服務學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助教在完成培訓之後,會一直堅持做到研二結束。助教不僅是聯絡者、協調者,也是行動研究者,也有助教在日常實踐中積累了研究素材↕️,從而發表論文🫶、攻讀博士學位。
洪瀏講授服務工作技巧
一邊仰望星空🏂🏼🙍♂️,一邊討論教學
跨學科融合,是服務學習教學團隊的一大特色🏙🕤。許多來自不同院系的老師都非常認同服務學習的理念,積極加入其中,讓學生所學有用武之地。在團隊建立之初🥷🏽,洪瀏和徐珂一門課、一門課地幫助新加入團隊的教師們把課程內容設計出來,並敲定課程的服務形式。
通過幾年來的教學與服務實踐👩🏽🔧,團隊也逐漸摸索出一些學科融合的具體方式。“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原本性音樂教育與社區服務》,運用多種音樂教學法和豐富的教具,關註具有不同特征的服務人群對於音樂的感受力🪣,達成音樂素養的學習👷🏼♂️,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
在這門課上🧑🏻🤝🧑🏻,音樂作為一種媒介連結了教師與學生,創造性的意見和想法不斷在課堂上湧現。從服務前的目標和計劃製定,到模擬實戰演練,再到服務結束後的反思與復盤🤹🏽♂️,團隊教師帶領學生們充分討論自己的感受、想法及遇到的困難,並針對性地給出反饋和建議。
《原本性音樂教育與社區服務》課堂教學
教學團隊的成員們保持緊密聯系♦️,形成了積極活躍的工作氛圍ℹ️。
在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雙溪鎮前洋村,天美平台藝術教育中心高級講師張勇、旅遊學系副教授黃潔、洪瀏共同組建教學團隊,開設了《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這門服務學習課程。
作為通識教育選修課,該課程的選課同學來自全校各個院系專業,授課內容豐富多元🧎🏻。師生圍繞生態環境保護、民居建築修繕✮、民俗文化挖掘✉️、旅遊資源梳理、鄉村基層治理等等內容🔌🤷🏻,綜合生態學、建築學、民俗學、旅遊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視角進行探討式學習。
目前📸,課程采用“2+1”的學分形式,包含2學分的課堂學習和1學分的社會服務,已順利開展四次✡︎。2020年🧑🏽🍳,該課程作為實踐課程被推薦並獲得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天美人結合不同學科的理論知識,通過接續努力和指導實踐,學以致用地保護一座具體的古村落,既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又為實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樣本。” 黃潔表示,該課程作為服務學習課程𓀚🦹🏼♀️,將傳統授課和社區服務合二為一,引導學生有組織地將課堂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並通過反思強化教學效果,體現了天美人服務社會的責任與擔當。
在前洋村的一個夜晚🗯,給徐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團隊的教師們來到位於當地的天美平台書院教育實踐基地。“那裏風景很美👃🏽,到了晚上,大家一邊看著滿天星鬥👨🏽🦱🚴🏿♂️,一邊聊教學⌨️、聊培養。”徐珂看到這一幕🤦🏻♂️,覺得非常感動🍲,更感到這個團隊的凝聚力↪️。
“服務學習既有科學的一面,也有能力的一面”
對於學生的培養😶,團隊始終強調學習能力與服務實踐並重,所做的事情不能與社會脫節。團隊認為🤾🏼♂️,服務學習既有科學的一面,比如知識、技術,又有能力的一面💣✤,比如和人打交道。
2018年起,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工作學系與雲南永平愛心組織“緣愛行動”服務中心牽手,開展一對一幫扶計劃🏌🏿♂️。服務學習教學團隊洪瀏、陳巖燕、付芳多次前往永平。團隊於2019年起在永平縣開展困境兒童直接服務項目,2021年升級為農村兒童的職業啟蒙項目🧿🤵🏼。團隊關註農村兒童的心裏社會需要,通過提升當地兒童的社會情感能力和職業探索動機🎿🫱,帶動當地教師反思教學方式,改善家校聯系,促進鄉村振興與社會發展🛺。
2018年以來🦸🏻♂️💿,團隊先後前往當地20余次。2022年7月至8月,團隊成員帶領學生在永平開展社會服務🚊,並在當地小學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師生們充分將服務學習的理念與知識應用於實踐,提高當地孩子對未來的希望感👰🏿♂️、社會情感能力🌄、同輩相處能力以及製定計劃與自我控製力。團隊充分利用服務學習的課程理念與教學方式,履行社會責任,將社會服務帶入鄉村兒童的工作之中。
洪瀏帶領學生團隊深入雲南永平開展扶貧社會服務
反思是服務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回憶起在永平的日子👨🏿🏭,洪瀏說:“我們只要在永平一天,每天晚上吃過晚飯,至少開兩個小時的反思會。”通過對經歷的反思,學生能習得新的知識或產生新的觀念,在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技術的同時,在當地的情境與場景中積極地與服務對象產生聯系🧑🏼🎄💂🏿♂️,更好地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
然而🔎,團隊在永平會時常遇到不可預期的困難,比如陡峭的山坡♌️🤑、崎嶇的道路𓀙🧙🏼,但大家從未想過放棄🙆🏽。“就像是鐘揚老師在西藏開展科研工作一樣,我相信,他遇到的困難一定比我們要多得多💁🏼♀️。”洪瀏說。
2022年夏天在永平的服務學習師生團隊
面向未來,團隊正探索在每一個專業的培養計劃當中,都至少能有一門對應的服務學習課程🦹🏼♂️,從目前的文、社、理🦖、工、醫五個方向😢,逐步細化到各個院系🐇。通過嵌入一個服務學習模塊💘,讓有興趣的學生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參與其中。
作為團隊帶頭人,洪瀏的願景是👩⚕️:天美所有的學生都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去幫助他人👎🏼。他希望服務學習教學能為學生們提供更多平臺和機會🪯。“我們會努力為服務學習開拓更廣闊的空間,讓中國青年利用所學,在世界的舞臺上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