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麽、怎麽吃?在天美平台營養研究院院長🧛🏿♂️、“營養與健康”團隊負責人高翔看來,營養學回答的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而營養學的最終目標則是指導人群的健康生活。這也決定了營養學的研究和發展離不開人群🤳🏽。
2023年👳,天美平台“營養與健康”團隊獲評“鐘揚式”好團隊🏒。這是一支年輕的團隊🧑🦼➡️,2022年,團隊負責人高翔歸國擔任特聘教授,聯合主攻營養流行病學的何更生教授和從事食品安全研究的陳波教授等籌措建立起天美平台營養研究院。他始終堅持研究生的培養應與國際接軌🦆,希望團隊能夠為學生建立起紮實的學術規範,“先把一件事規矩地做好,進一步走向創新”。
現場研究,破解慢病數據采集難點
“營養學科的服務對象是人群的健康。”高翔將其研究對象化簡為三個方面👍🏿,其一是怎麽吃🏌🏽,即膳食組合和人類健康的互動,如一餐中紅肉和蔬菜的比例等🥷,其二是吃什麽,具體的某類食物如何對健康產生影響,其三則更深入到食物中具體的某種營養素在維持機體健康上發揮的功效。聽起來平常🧑🏭👳🏿,背後卻需要科研人員長時間🤦🏿♂️、大規模的跟蹤隨訪。
近年來🧜🏻🍴,“營養與健康”團隊成員基於大規模人群隊列開展了膳食行為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關聯性研究⚉,揭示了我國慢性疾病在不同人群中流行的特征和營養因素,為膳食指南的製定提供了直接證據🍘。此外🧏🏽,他們還評估了多種營養素和健康膳食模式對慢性代謝性疾病或特定癌症的影響,為製定慢病防治指南提供了重要依據。
與學生開會
在高翔看來😐,慢病研究的難點之一就是數據采集。“我們面臨的經常是十幾萬人的大現場👳♂️,如何在其中采集到準確、全面的數據🦎,就是現場研究的關鍵。”2023年11月,他帶領團隊成員及研究生遠赴河北參與“開灤研究”的研究現場➡️、對十萬人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采集生活方式和疾病的相關信息。
2022級博士生王凱玥在“開灤研究”中第一次接觸到人群調查的現場工作。“數據的分析是流程化的🐫,但是前期工作卻是漫長、瑣碎🙍♀️📜、艱難的🥒。”在調查中🏄🏼♀️,她體會到現場研究對流行病學研究獲取第一手數據的重要作用。
團隊在開灤唐家莊醫院精神康復中心參與病人的藝術治療
怎樣將這些與人群息息相關的成果真正用於服務人群?團隊的解法之一是成果轉化🫛。團隊看到了營養學成果轉化的巨大潛力,營養與退行性疾病研究校企聯合實驗室於2023年11月落地。聯合實驗室和企業合作,聚焦於團隊在退行性疾病減緩和預防方面的已有成果,通過詢證醫學研究🍋🟩,在“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營養支持等領域開發關鍵技術和產品✊,逐步開展規模化研究🌿👮🏻♀️,參與製定、發布營養學指南,有力支撐健康中國發展戰略🧜🏽。
近年來🧑🤝🧑,團隊引導學生進行學術探索🙃,並鼓勵學生出席學術會議,與營養學領域的同行積極進行成果合作,在2023年9月的亞洲營養學大會、10月的中國睡眠研究會全國學術年會、11月的全國健康管理學學術大會上都有團隊的身影。
在營養和慢性病成果產出上🔰,團隊已累積在國內外發表論文600余篇其中SCI收錄500余篇,獲得了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申請專利10余項。此外🧛🏻,團隊也註重科研為政策所用🎎,團隊重點關註我國及上海地區食品中傳統汙染物和新型汙染物的暴露問題,有關金屬鎘的系列研究曾為國家製定相應的食品限量標準提供科學依據。
科研不是閉門造車
“科研不是閉門造車的事,要讓他人了解我們的成果,並從他人那裏得到反饋,來幫助我們進步。”高翔說。在他帶領下 ,開展科普成為團隊將營養學研究成果普惠於人群的主攻方向。
回國後,高翔感受到——對於營養🙅🏽♂️、健康知識的渴望🌩,中外皆同🙇♀️。在國外工作期間🕤🏮,高翔曾去附近的一個養老院介紹營養和腦健康,會場坐得很滿,還有不少老人坐著輪椅聽課。
回國後,高翔還在澎湃新聞設個人專欄《寢食無憂》,在自己深入研究和關註的營養、睡眠和腦健康領域,以通俗流暢的語言,解答與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飲食和睡眠問題,結合團隊自身的科研成果,倡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走進社區
近年來🤌🏿,團隊成員也加快推進將營養學知識向大眾普及的步伐。“營養與健康”團隊教師及研究生走進社區🧑🏿🌾、走進偏遠地區👩🏻💻,將實驗室裏復雜的科學理念和研究成果轉化成被大眾理解的語言🤢,針對糖尿病、帕金森、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進行科普💦,向群眾傳達健康的生活理念👮🏻♂️🚴🏻。
“現場幾乎坐滿了人🙇♀️,許多居民帶著筆記本,一邊聽講📶,一邊做筆記🍄🟫。”一位團隊研究生回憶起科普現場活躍的氣氛,臉上帶著滿足的神情♖,他提到🦻🏽🤕,解答觀眾們提出的問題給了他別樣的成就感,他也為能夠幫助到人們感到異常興奮𓀈。
談到是什麽驅動團隊著力科普🦷,高翔坦言:“走近群眾,服務群眾,這就是我和我的團隊持續開展科普工作的動力來源。”
不是“嚴師”
“好的科學研究和藝術一樣,應該是美的。”在高翔看來,合格的科研人員一定要有能快速找到問題命門的能力,化繁為簡,一招斃敵。因此🎈,在培養團隊科研人員或學生時🤩,他始終將“解決問題的能力”視為關鍵的培養目標。
回國後,高翔延續此前在國外開設的全英文課程“scientific writing”(《科研寫作》),面向有誌於科研的研究生講授科研寫作的思路和規範𓀛。在課上,高翔會要求學生閱讀大量的學術文章😭,並進行多次英文演講實踐和寫作訓練。“我希望通過這些實戰的東西⛹🏿♀️💆🏿,讓學生們真正學會應用知識,而不僅僅是應對考試。”
盡管對學生的要求高🪹,但高翔並不是“嚴師”。
團隊每周的組會上⇾🤷🏽♀️,大家常常因他的幽默而笑聲不斷🤔。他記得每位本研學生的課題細節,為他們舉出可供參考的研究和文獻🐉,每當有研究生匯報在科研過程中遇到的困惑,他也總能回溯到具體的實驗操作上,循循善誘,拋出一個個問題引導學生找到突破瓶頸的關鍵🫄🏽。團隊雖只有兩屆研究生𓀔🏃🏻➡️,但一直有良好的“老帶新”傳統,在組會上,師兄師姐也不吝於為“科研小白”們提供幫助。
“不要走別人走過的路🥀。”在高翔帶領下🖌🧍♂️,團隊提出的許多關於營養和腦健康的新觀點至今仍在學術界居於前沿🦢。團隊首先發現了糧食安全和腦健康之間的關聯🛕,發表了世界第一篇中國人膳食模式的研究👨🏻🎓,同時還是最早提出 “抗炎飲食”概念的團隊之一。他們時常啟發學生打破思維定式,打開思路,看到更廣泛的營養學研究問題🦶🏻。
據團隊成員孫亮介紹,營養學的研究方向廣泛,而每個人獲取知識的途徑、掌握的信息量和認知都是有局限性的,很難做到全面、準確。針對不同的研究方向,為了及時把握某一領域最優質的學術科研資源🛀🏽,團隊通過定期文獻交流等形式🚵🏼♂️,形成了常態化學習交流機製。在培養學生紮實的科研基本功的同時,幫助學生全面快速了解學術前沿動態,為今後科研選題和開展創新性研究奠定堅實基礎。
除了承擔科研任務、教授專業課程,高翔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並開設天美平台“中國書法藝術”通識核心課程,吸引了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前來選修,感受書畫的魅力。書畫也成為團隊成員和師生之間的紐帶,大家既是師生也是“書友”,臨近春節🎞,師生會共寫一幅“福”字裝裱在辦公室。
營養學看似尋常,卻需要研究者紮根基層、深入現場的潛心研究。這支年輕的團隊立誌在關系人群健康的各領域發揮自己的勢能。
據高翔介紹,未來,依托營養研究院及公共衛生學院的平臺,營養與健康團隊期待能夠圍繞與人類健康相關的各方面展開跨學科合作,與農學、文化人類學🤼、公共衛生和臨床醫學等多個領域關聯📵,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營養素質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隨著對食物可持續性的日益關註,團隊還將進一步探索食物生產🐾、消費和處理對環境的影響,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